万慧来生炉子这一周的第三天,班里的煤块烧没了。

       江老师说:

       “一个冬天快过去了,天快暖和了,咱班的煤块也要烧没了。”

       “哈哈哈!”

       看到下面的同学笑了起来,江老师才意识到自己说话像绕口令。

       “我不是开玩笑的,真的是煤块烧没了,学校给了我们一些煤面子,

       需要我们自己去把煤面摊成煤饼。”

       “好!”

       一听说要上劳动课,同学们的热情立马就来了。

       这周三的劳动课上,全班同学来到了操场,

       在江老师带领下开展摊煤饼大“会战”。

       大家把煤末和黄泥用水和在一起,

       堆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块,然后用铁锨小心切开,晾干后,就能烧了。

       摊煤饼不但是体力活,更算得上一项技术活,

       要把握好煤末和黄泥的比例才行,煤多泥少,不成块;

       煤少泥多,不能烧。还要像和混凝土一样,搅拌均匀。

       这次和煤饼,江老师是首先亲自示范给同学们看的。

       大家的劳动热情很高,没用上一节课,提前就完成了摊煤饼的“会战”。

       江老师高兴的说:

       “下面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自由活动了,只是别在教室外大声喧哗,

       打扰别的班级上课。”

       有些同学就回到班级的炉子周围烤火,

       除了烤着刚才在外面冻的通红的小手,

       有的同学还会把馒头、红薯、胡萝卜、花生之类的美食拿出来烤着吃,

       那香味一出来,溢了满屋子的香气,惹的大家一起哄抢着吃,

       有个爱捣乱的男同学,会趁江老师不在的时候,

       把鞭炮扔进炉子里,砰的一声,吓得女同学们尖叫着......

       除了课间有时去个厕所,慧来这几天的课间,

       几乎一直围着炉子转,有时起,上课的中间,

       她也会去看看炉火烧透没有。

       刚才的劳动课,还有回到室里烤吃的,这些温暧,

       慧来从没有体会的这样深刻,甚至是刚刚那个男同学,

       他往炉子里扔鞭炮的这种恶作剧,都是温暖的,

       而只有学会了生班级炉子的这几天开始,才是最为深刻的感受。

       下午自习课的时候,江老师走了进来。

       她打开了一个白纸订的大本子,里面是画的空表格,

       看样子,她并不想讲课,坐在了第一排的一个空座位上,

       对大家说:

       “同学们,你们要把自己的父母单位报给江老师,江老师做下登记。

       我点一个同学的名字,那个同学就站起来回答,

       如果家里母亲没有工作,就答家务。听懂没有?”

       “王小生!”

       “到!”

       “父亲王河。”

       “吉林省立第一医院。”

       “母亲姜芬。”

       “吉林省立第一医院。”

       “王小生,你父母都在第一医院呐?”

       “不是呀!我母亲没有工作。”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

       “老师再重说一遍,为节省时间,我说出你们父亲的名字时,

       你就说你出父亲的单位,说出你母亲的名字时,你就回答你母亲的工作单位,我再说一遍:

       如果母亲没有单位,你就答:家务!听明白没有?”

       大家憋着笑,斜眼瞄着王小生,使劲的答道:

       “听明白了!”

       “好,王小生重来!”

       “到!”

       “父亲王河!”

       “吉林省立第一医院。”

       “母亲姜芬。”

       “家务!”

       “很好,就这样答。答完了就可以坐下,不用等老师叫你坐了。

       咱们下一个。”

       “张卓!”

       “到!”

       “父亲张江!”

       “长春市火车站。”

       “母亲张艳!”

       “胜利电影院!不不不,春城剧场。”

       “到底写哪个?”

       “报告江老师,原来叫胜利电影院,

       从58年开始改名了,叫春城剧场。”

       “那就是春城剧场。单位名有改动了,就一定写新名字。”

       “王才!”

       “到!”

       “父亲王富!”

       “长春市拖拉机制造厂。”

       “母亲赵珍。”

       “家务!”

       ....

       “长春市地质宫博物馆!”

       “家务!”

       “长春工人文化宫”

       “家务!”

       ......

       万慧来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突然下课的铃声大作,

       万慧来萎靡的精神随之一振。

       “已被老师点过名的同学,可以出去自由活动了。”

       万慧来去拉起杨小艳的手,两个人跑了出去。

       和同学围成了一个圈,玩起了丢手绢。

       万慧来和同学们一起唱起了《丢手绢》的歌,

       看着拿手绢的那个同学在圈子外面跑着: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

       平时这个时候,慧来会一边唱着儿歌,一边看见外圈外跑的,

       那个轻轻放手绢的孩子动作,而且还会摆摆小手,提醒别人,

       然后和“捉住他”的那些小朋友们一起开心的笑着。

       可现在的万慧来却一直拍着手,跟着唱儿歌的同时,

       却时不时的往身后看,不是看有没有手绢,

       而是看是不是有人站在了她的身后。

       当她再一次回头的时候,她的心“咯噔”一下,

       江老师站在了她的身后,她心通通的跳着,慢慢的站了起来,

       “万慧来,随我来。”

       当她走进江老师的办公室,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她和江老师两个人,

       “坐吧,慧来。”

       江老师示意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慧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坐下,而是低下头,

       带着哭声说:

       “江老师,我错了。我没有登记父母情况,就出来玩了。”

       江老师走了过来,拉过一把椅子,把慧来按在了椅子上,

       “慧来,你的情况,我是了解的,

       你的爸爸和妈妈都是英雄,你是英雄的女儿!”

       “可是,江老师,我没有了爸爸妈妈,我想他们,我宁可他们不是英雄!”

       江老师帮慧来擦掉了脸上的泪水,把慧来搂在了怀里。

       接着说:

       “慧来,老师不是不知道情况,却没有特殊照顾你,

       让你不用登记。就是因为,江老师想让你知道,这样的父母,

       是最值得你骄傲的父母,也是我们大家最可爱的人!”

       慧来抬起了头,哭着点头:

       “嗯嗯!江老师,我懂了。”

       “慧来你是个多坚强的孩子!看看我还没有来得及表扬你,

       你是我们班级第一个会生炉子的女同学,还做的这样好,

       白天炉火看得很旺,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棒吗?”

       慧来刚想解释什么,江老师却说:

       “因为你的是英雄的女儿!也一样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慧来憋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

       “可是,江老师,生炉子,明明是杨小艳陪我一起生的,

       是她教我的,她才是全班第一个会生炉子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