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不想当巨星百度云 > 第517章 那时候的爱情


       十月一日,《钱学森》正式上映,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是期待无比,电影院内早就坐满了人。

       徐乾现在的票房号召力大到惊人,尤其是《战狼》之后,说他是国内票房号召力更是天下第一。

       电影开始播放。

       1935年,一位24岁中国少年,写下了这段话:你在一个清朗夏夜,望着繁密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我们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要征服宇宙。

       没有人知道,这个雄心壮志的少年,将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教授...

       也没人知道,他将被美国剥夺自由,软禁5年...

       更没人知道,他将辗转回到中国,改变中国的发展进程...

       徐乾拍摄的《钱学森》已经和原版完全不同,只保留了原版的精髓。

       故事要从1911年说起。

       这一年,有位名叫冯如的中国人造了架飞机,成为中国探索天空的开始。

       然而,这位仁兄却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坠机遇难。

       就在这一年,有个小男孩,在中国出生了。

       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这个小男孩,将在几十年之后,将在贫弱的中国土地上,探索天空,翱翔宇宙。

       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顺风顺水,先后就读北京实验二小,北师大附小,全都是当时的“贵族”学校。

       说到烦恼,也不是没有。

       在他的青春期,最大的烦恼,是高中毕业后,选择专业的问题。

       但他的问题,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我们能力有限,选择太少,他则是因为太有能力,难以抉择。

       他数学好,数学老师让他去钻研数学...

       他文笔好,国文老师让他写文章...

       他还颇有艺术天赋,也有老师劝他去学画画或者作曲...

       但钱学森谁的建议都没听,他想当科学家,所以决定选择当时的新兴学科:物理和化学。

       钱学森的爸爸,否决了儿子的梦想,让他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系。

       理由是:学工程,以后好找工作...

       但有些人,不管放到哪里,总是有能力让自己闪闪发光。

       即便工程专业不是自己所选,钱学森还是以第三名的成绩,考进了魔都交通大学。

       要知道,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魔都交通大学不是说进就能进的学府...

       “魔都交大?”

       “这不是徐乾毕业的学校么,他和钱学森是校友?”

       “真的假的,我以前完全没注意。”

       “还真是。”

       ……………………

       大学时,钱学森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他也不看自己专业的书,专挑飞艇、飞机、航空、火箭之类的书看。

       气人的是,每回考试,每门功课都能保证90分以上。

       “哇,钱老真是天才呀。”

       “这还用说么?”

       “这就是学神级别的人才。”

       “牛逼。”

       …………………………

       钱学森,是个外表儒雅,内里叛逆的学生。

       那时候的每个周一,学校都要在早上8点举行仪式,然后接受校长训话。

       校长的训话,把钱学森烦死了。

       学校里,有个铜管乐队,伴奏完就能走人,不用参加训话。

       为了逃避训话,钱学森啥乐器都不会,就跑去参加学校的铜管乐队。

       然后,他迅速学会了吹奏中音喇叭...

       总之,就是看啥啥懂,学啥啥会。

       所有人………………

       “看啥啥懂,学啥啥会!”

       “这不是学神是什么?”

       “太牛逼了吧。”

       “这才是真正的学神级别的人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敬仰,敬仰,敬仰,我对钱老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

       在此时,钱学森的人生,是可预见的:毕业后,成为一个火车工程师。

       但一件事的发生,却把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1932年,战争爆发了。

       这是钱学森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飞机,也是第一次,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祖国,如此羸弱...

       他背着家人,悄悄报名了清华大学赴美留学选拔考试。

       他报考的专业是:航空系。

       虽然和自己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远赴美国前,24岁的钱学森这样写道:“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征服宇宙,不愧是钱老,有这样的壮志雄心。”

       “感受到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被钱老给折服。”

       “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

       ……………………

       麻省理工学院,人才济济,但来自中国的钱学森,依然可以用那颗聪明的脑子,征服所有人。

       有一次考试,老师不知道抽什么疯,出的题又难又超纲。

       学生气不过,拿着试卷找老师评理。

       结果,老师在关着的门上,别了一张钱学森的试卷。

       学生仔细一看,试卷上的难题不仅全都解了出来,而且还得了高分。

       虽然理论知识强,但因为经验问题,钱学森每次做实验都笨手笨脚,美国学生都爱嘲笑他。

       钱学森说:“中国是落后,但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我没办法改变,但我作为中国人,和你们美国人比,我一点都不比你们差。”

       许多人都拍手叫好:

       “那个时代钱老都能有这样的觉悟,真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崇洋媚外。”

       “因为外国人的屎都是香的。”

       “做人还是要有坚持。”

       “你给人家当狗,也看别人待不待见你,洋大人舍得给你骨头吃么?”

       “钱老的话到现在听来还是振聋发聩,只能说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

       …………………………

       对于这些嘲笑,钱学森一点都没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学学,该睡睡...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和这些人打嘴炮。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被外界的杂音干扰,他只会朝着心中的目标,一往无前。

       仅仅一年,钱学森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的硕士学位。

       “这……”

       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钱老这是开挂了吧。”

       “一年?我没有看错吧。”

       “这么牛逼?”

       “我现在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跪服。”

       “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么?”

       …………………………

       25岁这一年,钱学森穿戴整齐,带着简单的行李,他要横跨美国大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麻省理工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钱学森,他想在加州理工继续攻读博士。

       三年后,钱学森顺利拿下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领域的博士学位。

       “这……”

       很多人再次吃惊。

       “钱老真的开挂了吧。”

       “我真的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强的一批。”

       ………………………………

       在这期间,钱学森参加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组织:自杀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只有几个人参加,也只能特定的几个人参加。

       因为它的门槛太高了...

       这个俱乐部可不得了,它就是鹰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

       它由几个学生自发组成,平时啥都不干,就捣鼓火箭,捣鼓失败就容易发生爆炸...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里经常发生爆炸事件...

       所以其他学生送名:自杀俱乐部。

       经过三番五次的折腾,自杀俱乐部成功发送了几枚实验性火箭。

       “这……这也太牛逼了吧。”

       许多人张口结舌。

       这的确只能用牛逼来形容,几个学生自己捣鼓就把火箭给搞出来了。

       这些年轻人的举动,引起了鹰酱军方注意...

       钱学森将成为核心成员,共同开发鹰酱火箭和导弹事业。

       钱学森有多重要?

       1944年,鹰酱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制造远程火箭武器。

       钱学森负责推进部门,还得搭把手,去共同管理其他部门。

       1945年,成立鹰酱国防部科学顾问团,钱学森被邀请加入,成为顾问团核心成员。

       二战结束后,30多位鹰酱专家,就鹰酱战后飞机和导弹的发展,提出了规划报告。

       报告一共9卷,其中有5卷都由钱学森执笔完成。

       鹰酱将军阿诺德,甚至专门写了一封信,来感谢钱学森的贡献。

       35岁,钱学森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这次,他是以教授身份回归。

       之前,他在这里受尽嘲笑和屈辱。

       现在,他却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教授,被学校奉为上宾。

       当初那些嘲笑过他的人,已没了踪迹,只有钱学森的名字,留在了这里。

       “这……”

       很多人觉得莫名的爽。

       网文小说中都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钱老这也是莫欺少年穷,当然钱老本人肯定是不在乎的。

       但观众看的爽呀,当初你看我不起,如今我已经是你们高攀不起的存在,这样的爽感让观众大呼过瘾。

       许多人觉得钱老就像是小说中的主角一般,曾经被人看不起,一朝成为大能,让其他人仰望,没别的,就是看的爽。

       事业成功的钱学森,将要碰见他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爱情。

       1947年,钱学森回国游玩,在魔都遇到了他的命定之人:蒋英。

       蒋英,有两个中国人熟知的亲戚:表弟金庸,表哥徐志摩。

       其实,早在小时候,钱学森和蒋英就见过。

       当时的蒋英,是过继到他家的女儿,也就是说,蒋英本来是他的妹妹。

       小时候的蒋英,很讨厌钱学森。

       因为钱学森太高冷,总是自己呆一边,也不怎么和蒋英说话,也不和她玩。

       蒋英觉得实在无趣,又让父母把自己接回去。

       日后,提起自己的媳妇,钱学森总爱打趣: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这之后,钱学森去美国学航天,蒋英去德国学音乐,两人再无交集。

       直到1947年,两人不约而同回国,蒋英在兰心大剧院,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轰动上海。

       当时,钱学森就在台下,看着蒋英。

       钱学森喜欢音乐,这之后他就找借口往蒋英家跑。

       蒋英看钱学森一天天也没事做,于是张罗着给他相亲。

       于是,蒋英把钱学森约出来,还顺带领了两个女孩子。

       蒋英善解人意,把女孩子安排在钱学森的左右方。

       “这…………”

       所有人无语。

       “还有这样的操作?”

       观众对钱老的爱情并不知晓。

       他们也更加好奇,这两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以怎样的方式?

       但钱学森谁都不看,只往正前方看,那是蒋英坐的方向...

       是的,这是心动的感觉了。

       平时的钱学森,木讷严肃,典型的工科男孩。

       但这种高智商工科男孩,表白起来,一击致命。

       之后,钱学森在魔都交通大学演讲,在一群观众中,他发现了台下的蒋英。

       演讲一结束,他就跑到蒋英面前,提出要单独送她回家。

       到家后,蒋英要给钱学森放唱片。

       钱学森说:不用了,我有话跟你说。

       静默了一会...

       钱学森继续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吧?

       所有人…………

       “这么直接的么?”

       “我的天哪,钱老真是干脆利落。”

       “服了,服了,服了,服了。”

       “给钱老跪了。”

       “莫名的感觉有些浪漫。”

       “额……浪漫在哪???”

       ……………………

       两人的婚姻,真是充满了萌点。

       比如,两人见面时,都会互道:你好。

       比如,新婚第一天的晚上,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就钻进了书房。

       进书房前,只说了两个字:回见。

       蒋英无语:嗯?回见?

       果然,钱学森没变,还是当年那个不陪妹妹玩的呆愣哥哥。

       在摸清钱学森脾气后,蒋英欣然接受。

       “这…………”

       “钱老还真是不拘一格。”

       “天哪,要笑死我了。”

       “两人也太萌了吧。”

       “这才是真正的举案齐眉。”

       “那时候的爱情真的是美妙。”

       …………………………

       别人心目中的钱学森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随着电影的播放,这种形象被冲淡了一些,变得更加的立体,更加的接地气,但这不影响其他人对他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