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超能导游主角的小说 > 一、超级学生 001 跟团实习


       坚定的无神论者马天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20岁生日的前一天,被一个和尚忽悠了。

       而他本该平凡的一生,也因为这次看似荒唐,甚至幼稚的“被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自认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洒脱飘逸、聪明伶俐、淳朴善良、爱心四溢的实习导游马天畅,上团了?!

       是不是天开眼啊?

       班里那么多考上导游证的同学可都没捞着这种机会呢。他却先拔了头筹。

       开心!

       虽然只是跟团实习,马天畅却也不在乎这跟团还是带团的名分,上团就好。

       毕竟在江山旅行社都已经做了半年的前台接待了,上团可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能上这个老人团,主要还是旅行社怕出意外,特意多安排了一个照顾老人的角色。

       马天畅虽然是男性,但平时对人和气,人缘也好,社里的领导张总觉得他是最适合不过的。

       当然,这大周末的社里没有了多余的人手,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马天畅觉得,这只能算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原因。

       因为是实习导游,马天畅被安排到了大巴车的最后一排的最边上。

       真正带团的导游叫朱丽,江山旅行社的老前辈,已经三十五岁了,很有经验。

       人家往前面那么一站,自有一番气场。

       开始的自我介绍就很有特色:“我姓朱,朱元璋的朱,我叫朱丽,请听清楚,不叫猪美丽,

       当然猪也不可能有我美丽,就算朱元璋相信也不可能有我美丽。”

       大家听的全笑了,觉得这女导游很有意思,感觉很亲切。

       之后的沿途讲解也很精彩,一车老年人听的几乎入了迷,压根就没人注意还有位实习导游的存在。

       马天畅也没想到导游在车上的讲解部分也能这么精彩。果然是长了见识了。

       他们去的目的地只有一站,启封市4a级景区开宝寺!

       朱丽之后的讲解就围着开宝寺展开了。

       “开宝寺的塔是皇帝为埋葬佛祖头盖骨舍利而建的,那塔的地宫里现在还有佛祖的舍利存在。

       塔建成已近千年,经历了无数的地震,水患,甚至日本鬼子的炮轰都没有倒塌,

       就因为它得到了佛祖的庇护。

       塔内建成了一百六十八个台阶,神奇的是,这个建塔皇帝所在的朝代也刚好存在了一百六十八年。”讲到这里,她看了看大家伙。

       看到每个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解,她才满意的继续道:“皇帝为佛祖建了一百六十八个台阶的塔,佛祖就保佑了他所在的那个朝代一百六十八年的江山。

       前不久据说省里有领导人过来参观宝塔,见到了一位长期挂单在此的佛教高僧,

       那高僧指点了那领导人几句之后,领导人回去不久就得到了高升。

       后来还秘密回到这里又求见了高僧还了愿。

       今天叔叔阿姨们来到这里,若是有缘可得高人指点,长命百岁当不在话下了!”

       这些可是书上导游词里所没有的,马天畅这个大学生听的也是半信半疑。

       开宝寺名气不小,进门是要买门票的。老人们因为大部分年龄超过七十岁了,

       都是免票进去的。

       反而是马天畅自己,因为没有导游证,只有掏出学生证买了个半价票才能进去。

       寺院里面很大,朱丽请了一位景区讲解员帮她讲解。

       这就令马天畅感到奇怪了,难道朱丽姐只会讲外面,不会讲里面吗?

       抽了个空子他过去朱丽身边问道:朱丽姐,这请景区讲解咱们是不是还要花钱啊?

       你讲的那么好干嘛不自己讲呢?

       朱丽笑看了马天畅一眼,答到:“傻孩子,等你真正当上了导游,你自然就会知道了!”

       得,这姐姐还卖关子!有些小郁闷的马天畅也不再发问,跟着那讲解走了下去。

       今儿运气还不是一般的好,等沿着寺院中轴线走到了尽头,那讲解带大家往右侧一转,就来到了一间小屋前。

       他神秘兮兮道:这两天有几位得道高僧挂单本寺,

       今天忽然心血来潮,要见下今日来这里的佛之信徒。

       大家有信佛者,可入内一见。

       看热闹的也可以,或有大福缘也未可知啊!

       老人们早被刚才车上朱丽说的那些话感染,而今见果然有缘可见高僧,都陆续进入了小屋。

       马天畅本没想进去,可他走到屋子前面的时候,忽然有种身不由己的眩晕感。

       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由自主就跟着走了进去。

       屋子用布幔隔成三进,三位高僧在左,坐在椅子上,

       各有一张桌子在身前摆放,桌子前面都空放一张椅子,想来是供信徒们坐的。

       中间是佛祖的龛像、供桌,前面二三十蒲团并列摆放于地,两位知客僧样的人立于供桌前两侧。

       右面布幔后有一僧人,坐于一蒲团之上,身前又放一蒲团,别无他物。

       老人们进入后就被知客僧安排跪于中间那些蒲团之上。

       马天畅进入后犹豫了一下,刚想退出来,却听右面那僧人忽然唤道:新进来的年轻人请来这边一叙!

       马天畅看看左右,好像就自己这一个年轻人,想是那僧人唤的正是自己。

       见知客僧也不阻拦,好奇心起,便走入进去,那知客僧在他身后还随手拉上了布幔!

       “师父只叫我了我一个人过来吗?”马天畅见那僧人坐于蒲团之上并不起身,只好讪讪的问道。

       心里还不免有些紧张。那大师答到:“有缘见则见,无缘见则见也不见”。

       本来这种假大空的话马天畅也不会放在心上。

       可不知为什么,那眩晕感再次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恍恍惚惚中,他的脑子变的一片空白,智商瞬间减退了不少。

       心里只是道:果然是大师啊。瞧瞧人家这说话就是不一样,处处透着玄机。

       “那师父是说我是有缘人了?”马天畅顺着对方的话问道。

       僧人却不再回答马天畅的问话,指了指空着的蒲团:“坐”。

       马天畅就学那僧人盘腿坐在了蒲团上。

       “你眉梢上翘,今日应是你大喜之日,我说的可对?”

       不是吧?马天畅智商不在线的脑袋大吃了一惊,我可什么都没说啊,他怎么知道的?

       今天可是他从学导游以来第一次出团,真

       可算是大喜的日子了。

       “应该算是吧。”

       “告诉我你的生辰八字。”

       “我明天刚好二十岁。”

       僧人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阴历应该已经过了吧?”

       这其实就是个常识的问题,马天畅晕乎乎的脑袋却觉得对方很厉害:“真神了啊,您这也算出来了?”

       “几时出生?”

       “中午十二点左右吧,我妈告诉我的,一家人就等我出了生才去买的中餐吃。”

       马天畅解释的事无巨细。

       如果熟悉他的人在,会明显的发现他现在很不正常。

       说白了就是好像白痴!

       那僧人不再发问,屈指这么算了一会儿,忽然又问道“半年内是否做了善事?”

       这问题令马天畅有些犹豫了。

       自己小时候就经常被邻居和小伙伴们戏称一根筋,经常会做些例如拾金不昧、学习雷锋的“傻事”。

       而这种犯傻的传统并没有因为他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直到近几年他仍然在做。只是为了怕别人笑他,基本由明转暗,改成了偷偷的做。

       可这些傻事算不算善事呢?

       他就不太清楚了。

       仔细想想:三个月前往地震灾区捐了三千元的款,应该叫做善事的吧?

       他平时三个月的生活费可才这么多啊,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攒了小一年才攒出来的。

       怕让家人知道了骂他败家,还是匿名捐的。

       想到这里,他不太确定的答道:“如果向灾区捐款算做善事的话,我是做过的。”

       那僧人点点头道:“看来你就是我算到的那有缘人了。你身上应该带有一千元钱吧?”

       马天畅苦笑了一声没有答话。自己捐了那三千元钱之后身上已经很久没有带钱超过一百元了。

       僧人看出了端倪,却也不以为意:“去借吧,借来一千之数,当有大机缘与你。

       钱放在这里,只是暂借,作为法器之灵,用完自然归还。

       但不要告诉你欲借钱之人这钱的用途,否则今日这天大的福缘就落不到你的头上了。

       快去快回时辰就快过了!”

       马天畅听不懂什么法器之灵的什么东西,不过既然大师说了钱是暂借还要归还,马天畅却也打消了顾虑。

       晕晕乎乎的马天畅出屋找到了朱丽:“朱丽姐,能借我点钱吗?”

       朱丽看了看马天畅,把他拉到一边问道:”刚你进去了?”

       马天畅机械的点了下头。

       朱丽用怜悯的眼神看了马天畅一眼,问道:“你真不懂这个吗?你没告诉他们你是导游吗?”

       “没啊。他没问我职业啊。”

       “傻瓜,不要去做傻事了,这里是用不着我们导游去烧香拜佛的。”

       “我不烧香拜佛啊,我只借下钱,有用的。”

       “不烧香拜佛?那你借钱干什么?”

       马天畅愣了愣,他发觉自己也搞不清自己借钱要干什么了。

       只是觉得似乎有个声音一直在他心里告诉他:“有用的,有大用的”。

       然后他就脱口而出:“拜托了丽姐,我有用,有大用,真不烧香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