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振南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分四川(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高弘图虽然上了岁数,但底下干活的却多是青壮年。

       适当的给年轻人压压担子,有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

       当然,朱慈也不是只会一味的提出要求。

       这些人完成好任务是会受到相应奖赏的。

       朱慈交代完了这几件事便摆驾回宫,还有许多奏疏等着他批阅处理。

       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根本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即便是过年也是一样。

       回到寝宫后,朱慈便开始批阅奏疏。

       当他看到福建总兵郑芝龙上的一份奏疏后神色为之一滞。

       荷兰人在福建沿海袭扰,郑芝龙领兵出海讨伐。

       明军或者说郑氏水师大破荷兰人,击沉荷兰人三艘海船。

       当然这份奏疏写到这里还不算完,郑芝龙一鼓作气拔除了荷兰人在澎湖附近的几个据点,使得荷兰人除了台湾之外再无一丝一毫落脚之地。

       整份报捷奏疏写的酣畅淋漓,朱慈都有些感到热血沸腾。

       但他冷静下来后却生出了一丝疑惑。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原本历史中,料罗湾海战之后荷兰人便基本被驱赶远离了福建沿海。

       在这种情况下,郑家对于整个福建沿海包括澎湖的控制可谓十分稳固。

       荷兰人也十分识趣的退出了这一海域,安心的经营台湾。这个阶段的台湾相当于荷兰人的一个贸易中转站,重要性远高于澎湖和福建沿海地区。

       朱慈的穿越使历史大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对于福建沿海乃至澎湖的影响微乎其微。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本时空的荷兰人不应该主动骚扰福建沿海啊。

       郑芝龙这份奏疏有编造事实的嫌疑。

       当然,这个编造的比重有多大朱慈难以确定。

       也许郑芝龙确实和小股荷兰海盗有过交战,又或许这一切都是郑芝龙编造出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欺君之罪。

       明末武将夸大编造军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伴随整个崇祯朝。

       但普遍存在不代表合理。

       这股歪风邪气如果不好好打压整治一番,就会像一块脓疮时刻刺痛且随时可能疮破。

       可拿郑芝龙杀鸡儆猴显然不现实,以郑芝龙的个人操守,要是朱慈下旨责斥,怕是他立马就会举起反旗。

       虽然已经接受诏安多年,但郑芝龙骨子里还是一个海盗,这一点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如何处理这件事是一个足够让人头疼的问题。

       郑家水师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不可或缺,朱慈无论如何不能把郑芝龙推到大明的对立面去,更不能让其为满清所用。

       登莱水师虽然已经建立,但规模尚小,完全无法和郑家水师相比。

       朱慈初步估计登莱水师要想达到郑家水师的规模至少还要两三年。

       在这期间朱慈恐怕还得跟郑芝龙保持面上的君臣和睦。

       “陛下,兵部尚书路振飞求见!”

       正自思忖间,内侍朗声报诵道。

       “宣他觐见吧。”

       朱慈将手中的奏疏放下,恢复了威严的坐姿。

       路振飞进殿行礼后朱慈给他赐座。

       “本兵这大过年的进宫陛见,可是有紧要事?”

       朱慈一字一顿道。

       “陛下,是四川来的急报!”

       路振飞眉宇间满是愁容。

       朱慈听到四川两个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瞬。

       如今的四川局势实在太复杂了。

       张献忠率领西军占据了成都附近,其余各地则被大小土司和分散的小股明军瓜分。

       三股势力你来我往,今天你占了我点便宜,明天我就在背后阴你一脚。

       总之没有任何一方有实力独占四川。

       换句话说,朝廷在四川的威信几乎为零,比郑芝龙总镇的福建强不了多少。

       这种时候竟然还会有来自四川的急报?

       “说下去。”

       “写急报的乃是一名参将,名叫曾英。”

       路振飞振振有声。

       如果是一名土著皇帝对曾英这个名字当然会很陌生。但朱慈可是位面之子,前世更是专研明史。

       他十分清楚这个曾英的履历,此人曾经屡次战胜张献忠,并一度收复了重庆。形成了川西北被西军控制,川南被土司控制,川东被明军控制的三足鼎立局面。

       在明代重庆也是四川的一部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曾英在重庆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足以证明此人能力出众。

       朱慈此时已经生出爱才之心。

       见朱慈陷入沉默,路振飞连忙解释道:“陛下,这曾英虽然越级上报,但对朝廷还是很忠心的。”

       原来路振飞是担心朱慈认为曾英越级上报不妥。

       正常情况下兵部塘报应该逐级上报,由总兵汇总交由巡抚发出。

       理论情况下,总兵以下武将是没有权力直接发塘报的。

       可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切秩序都变得混乱不堪。

       武官地位迅速膨胀,甚至压过文官一头。

       总兵可能手下只有几千人,而一个参将也可能握有上万兵马。

       在乱世手中兵马越多腰杆子越硬气。

       这个曾英便是如此。

       虽然他只是一个参将,但手下有一万五千多人,连四川巡抚陈士奇都对他倚重有加,引以为左膀右臂。

       “嗯,朕自然明白这些。”

       朱慈稍顿了顿道:“曾英在急报中写了什么?”

       既然是兵部塘报,身为兵部尚书的路振飞自然应该提前看过了,不然就是失职的表现。

       “陛下,是关于西贼的。曾英在急报中说西贼有意攻取重庆。”

       路振飞所说的和原本历史的情况很相像。

       重庆一直是明军和西军争夺的关键,几经易手,谁也不能保证重庆始终在自己的控制中。

       经由路振飞一番解释,朱慈大概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曾英趁着张献忠攻打川南的机会拿下了重庆。

       而张献忠在得知这个变故后勃然大怒,集结清点军队,恐怕等天气稍暖一些便要杀回重庆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