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帝王百度云 >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当吕公著跟着刘永年,来到那诵书的殿院的时候。吕公著被自己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显目的赤海。

       地板是红木,墙壁是红漆,就连衣服也都是褚袍。

       作为吕家下一代的精英,吕公著从小就是按照着宰辅的标准来培养的。

       所以,他不仅仅熟读经典,更通读了许多算术、天文、地理、军事著作。

       他尤其是在数学上造诣颇深,对数字很敏感。

       所以,他很快就发现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很特别设计过的。

       每一块地板的大小、形制、缝隙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每一个座位之间的距离,也是尺寸相当。

       就连他们身上穿着的褚衣,除了大小不一外,其他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相同的帽子,相同的腰带,相同的配饰,相同的靴子。

       吕公著一边看着这一切,一边跟着刘永年,穿过这些大臣子侄坐席之间,趋步来到了端坐于上首,巡视着全场的那位国公身前。

       在这个过程中,吕公著发现了一个更让他震撼的事情。

       所有的大臣子侄,不分年级大小,性格差异,全部对他与刘永年熟视无睹。

       他们每一个人,都坐的笔直,胸膛挺起,端正身姿,大声吟诵。

       吟诵的声音大小、频率、节奏,几乎都是相同的。

       “这……”吕公著心中满是惊讶。

       特别是当他看到自己的长兄之子吕安民,也端坐在坐席上,丝毫没有因他的到来而分神时,内心的震撼至于到达顶点。

       吕安民,他岂能不知?

       乃兄吕公绰不止一次和他吐槽过这个儿子。

       顽劣、调皮、懒惰、不爱读书。

       小小年纪,就成天想着往马行街那边跑。

       犯了错,从来不肯承认,一有事情,就跑去祖母那里寻求庇护。

       对嫡长孙,老祖母对自然是宠溺的。

       便是吕夷简,也从不训斥、责骂这个长孙。

       反而越加宠溺、娇惯,几乎予取予求。

       由是,吕公绰头疼不已,总觉得这个儿子要废掉了。

       然而如今,吕府的小霸王,却乖乖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跟着周围之人,大声吟诵,无论是态度还是神态,都与过去截然不同。

       简直就像脱胎换骨了一般,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这……便是传说中的造化神功,也不过如此了吧?……”吕公著在心中想着,于是内心的敬畏与崇拜又多了几分。

       便毕恭毕敬,趋步来到那位国公身前,屈膝参拜:“微臣户部员外郎、资善堂赞读行春坊左事公著,顿首再拜国公……伏乞国公教训、示下!”

       于是,便将怀中带来的告身、文字、除授制书以及宫符全部捧在手上。

       赵昕挥了挥手,让甘昭吉上前接过这些物件,甘昭吉检查一番,就还给吕公著然后转身对赵昕微微拱手再拜,退到一边。

       “吕卿请起……”赵昕道:“赐座!”

       便有人将一张椅子,放到赵昕座前左下方大约三步远的地方。

       吕公著于是再拜谢恩:“臣谢国公恩典……”

       然后就严肃的理了理衣冠,提着绶带,郑重而神圣的坐到那张椅子上。

       因为,这在吕公著看来,是天大的殊荣!

       自太祖撤座之后,历代获准可以在君王面前有一个座位的大臣,屈指可数。

       当朝宰辅,也不过他父亲吕夷简、三司使晏殊以及即将来京的那位李相公,曾经有那么几次屈指可数的机会,获得君恩,得到与官家坐而论道的荣誉。

       而其他人……

       统统在君前没有位子。

       士大夫们当然是很不爽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天赋人权!

       而且,现实也需要,大臣们可以在君前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然,说话奏事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当程序化。

       不止大臣们没有办法把事情仔细说清楚,官家本人,也将得不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然而,面对着士大夫大臣们有理有利有节的说辞。

       历代大宋君王都表示:无所谓!

       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文臣们的仔细汇报与详细报告。

       这种事情,内臣和派出去的近臣,就能完成的很好。

       各路巡检使、军队里的监军还有矿山、港口、作坊里的监官,都是赵官家的眼睛和耳朵。

       反倒是文臣们,经常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敷衍和忽悠皇帝。

       事实表明,对文人士大夫,赵官家们,从来都是利用!

       官家们嘴上的‘措大’之语虽然消失了,但心里面的措大却一直在那里。

       这让无数人伤心欲绝,感叹哀鸣。

       如今,面前的这位国公,竟一见面就赐座。

       这让吕公著马上就认定了,这就是自己和无数同仁们祈盼了千年之久的圣王啊。

       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几乎难以自抑。

       赵昕悄悄的看了一眼吕公著,嘴角溢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得意笑容。

       富弼如此,吕公著自然也是如此。

       这宋代士大夫们的g点,他早已经了然于胸。

       便对吕公著道:“自孤闻卿将来春坊辅佐于孤,便日夜期盼,终于,盼到了爱卿!”

       他上下打量和观察了一番这位首相之子,未来的大宋名臣,不得不说,吕公著的卖相是相当不错的。

       他身材健硕、高大,眉宇之间颇有英气,精神与状态也都非常不错。

       不愧是顶级名门子弟,世代宰相之家。

       便赞道:“果然一表人才,器宇轩昂,有卿辅佐,孤可高枕无忧,只需垂衣裳便可得上下和合也!”

       “不敢!”吕公著连忙起身:“臣独唯国公马首是瞻,任凭驱策而已!”

       赵昕点点头,道:“那孤便先交爱卿一件事情……”

       “请国公吩咐……”

       “这殿院之中,四十八子,孤已稍作调教,去其顽劣,收其心性,定其条文,制其规矩……”赵昕微笑着站起来,对吕公著拱手作揖:“今,孤以此托与爱卿,愿卿佐孤,理顺上下,修订条例,约束左右……”

       “未知爱卿可愿?”

       赵昕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这边的这些熊孩子,也差不多可以上正轨,他只需要不时来视察视察、调整调整就可以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是一个实验。

       既然是实验,就有可能会失败,会出问题。

       而他是皇嗣,是决不能沾染上任何可能影响名声的风险的。

       所以,吕公著来的正好。

       把事情交给他来负责,这样未来出了问题,那就是吕公著背锅,与他无关。

       吕公著哪里能知道这些呢?

       他闻言就狂喜不已,稍作推辞,便接受了这个任务。

       因为,这在他看来,简直是一个美差!

       不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四十八位两制大臣子侄,未来还会陆续天下州郡的两制臣子侄到来。

       这些人里,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成材,未来,也将成为他本人的正治助力。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他少奋斗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