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帝王全文阅读完整版 >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已经到七月中旬了。赵祯的身体,也早已经恢复了健康,可以自由下床活动,甚至偶尔还能招幸几个妃嫔嗨皮嗨皮。

       唯一的遗憾,大抵就在于,再也吃不到美味的刀鱼,闻不到螃蟹的香味了。

       这宫中御厨那边,现在别说刀鱼了。

       连河鱼的鳞片都找不到了。

       赵昕亲自下的命令使陛下有见河海之鲜,必斩尔等之首!

       这让赵祯真的是既高兴又有些伤心。

       不能吃刀鱼的日子,太难受了。

       特别是想到很快就要入秋,螃蟹也要肥美起来,赵祯内心就更加失落。

       好在……

       有失就有得。

       如今的大宋天子,别提多开心了。

       也不用去上早朝了,每逢单日,赵昕就会准时准点出现在垂拱殿听政,然后再乖乖的回来,将听政的内容转告给他。

       也不需要再去说书所,听学士们唠叨了。

       现在,学士们有了新目标。

       他们整天开始围着赵昕转了,有空就会请赵昕过去听讲、说义。

       而大部分的庶务,又有宰臣执政帮忙处理。

       这日子,对赵祯来说,和神仙一样。

       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就可以在宫中快活。

       “朕即位以来,从未如此快活!”躺在竹椅上,晒着太阳,赵祯懒洋洋的说道:“真希望可以一直如此下去!”

       可惜,这样的幸福时光,注定是短暂的。

       赵昕太小,每天起那么早,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于心不忍。

       况且,大臣们大约也是不肯的。

       “若是二郎快点长大就好了!”赵祯轻声道:“如此,朕或许可以退位,去做一个快活逍遥的太上皇!”

       这是赵祯现在最大的野望与期盼了。

       这个皇帝,他是真的当腻味了。

       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许做,还得早早起来理政,很晚很晚才能睡觉。

       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学士和台谏官们把口水都喷到脸上。

       偏偏,还只能乖乖的听这些家伙的劝谏。

       “对了……”赵祯忽然想了起来,问着一直在身旁伺候他的张惟吉:“张都知,唐王去那里了?”

       “回禀陛下,今日一早,刘春坊就来请唐王去了延福宫,检阅刚刚招募完毕的掷弹军第一与第二指挥!”张惟吉答道。

       “哦……”赵祯点点头,他又问道:“掷弹军怎么这么久了,才募两个指挥的兵马?”

       “还不是唐王条贯太多!”张惟吉道:“以臣所知,唐王募兵,定下了许多条贯……”

       “身高要有六尺(183cm以上),要能单手投掷十斤重铁球二十步以上……”

       “还得身家清白,无有作奸犯科之事,祖宗三代不得有乱军之人……”

       “更得无嫖娼、赌博之行……”

       赵祯听着,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恐怕比朕取进士的难度还要高了吧……”

       就算是他取进士,也没有这么多要求啊!

       于是,他转而好奇起来:“二郎是如何招募到的这许多壮士?”

       身高六尺,这已经是殿直的标准。

       单手投掷十斤重铁球二十步……赵祯虽然不清楚具体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但他明白,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而剩下的标准,则比前面的还要夸张。

       身家清白,无有作奸犯科倒还好说。

       祖宗三代无乱军之事……

       啧啧啧,这大宋禁军里有这么多良善之家吗?

       至于嫖娼、赌博,那更是大宋禁军的传统艺能。

       “无他……”张惟吉低头道:“重赏而已!”

       “臣听说,刘春坊替唐王放话,说是能入募掷弹军者,以上四军俸禄、禀米标准供应,且保证按时、准时、足额发放!”

       “此外,唐王还允诺,未来在汴京选址,为掷弹军军将士兵,修建军眷居所,以一兵五口,三房一厅一卫之规格,授予掷弹军将士……”

       “仅此两条,应者如云……”张惟吉小声的说道:“陛下,臣听说,不止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和步军之中的人,也争相愿投!”

       “就这?”赵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就这!”张惟吉深深俯首。

       赵祯听着,沉默起来,良久他叹道:“朕非良君……”

       都不用去调查了,赵祯就知道,既然他儿子,只靠着准时、按时、足额给军饷、禀米,又许诺给士兵们一栋满足其家人居住的房子,连标准都没有说,就引得整个三衙上下的士兵争相响应招募。

       更真的招募到了在他看来,条件无比严格的士兵。

       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三衙上下的**,比他想象中还要糟糕!

       可是……

       赵祯知道,自己对这样的情况,无能为力。

       因为,放纵大将贪污受贿,这是大宋王朝的国策。

       这是对武臣的补偿。

       既然不许武臣掌权,那就必须给武臣在经济上补偿。

       不然,那个大将会傻兮兮的给皇帝卖命?

       于是,自太祖以来,大宋大将,除了少数人外,都是捞钱的一把好手!

       “传朕的旨意去三衙……”赵祯从竹椅上坐起来,对张惟吉吩咐:“唐王的掷弹军,三衙上下,不许干涉半分!”

       “否则,休怪朕无情!”

       丢下这句话,赵祯就负手走向远方。

       张惟吉看着赵祯远去的背影,深深俯首在地:“臣谨奉诏!”

       赵祯心灰意冷的走回延和殿,一回来,他就瘫坐到自己的宝座上,随手翻着桌子上摆着的大臣奏疏。

       “或许,朕不适合当君王……”他在心里想着。

       他知道,君王要无情,要冷酷,要铁石心肠,要视人命如蝼蚁,天下如棋盘。

       但他做不到!

       他终究无法坐视着百姓困苦,人民离乱。

       更无法无视这些事情。

       就像孟子所说: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但他却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些现状。

       于是,他很痛苦。

       于是,他一直逃避着,抗拒着上朝。

       不独是因为他懒散,更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他无能为力。

       “或许……”赵祯拿起一封奏疏:“这个天下,是该变法了!”

       这奏疏是范仲淹所写。

       “易云:穷则变,变则通……”他咀嚼着范仲淹所说的事情,眼神渐渐坚定起来:“或许,朕该招范希文回京……”

       赵祯正想着此事的时候,忽然,张惟吉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拜道:“陛下,大名府急报!”

       赵祯闻言,立刻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