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回到家,第一件事,就让人找来历代兵家著作的用兵之法。

       前前后后找来上百本,其中最出名的就那么几本。

       看着张申挑出来的几本,张睿不知道该学哪一本。

       “老大,你说我该学哪个?”

       心里拿不住主意,张睿问面前的张申,让他给自己一个参考。

       张申想了想,从六本书,挑出两本放在张睿面前。

       一本是《孙子》另一本则是《尉缭子》

       至于为何挑它们两个。

       一个是兵家之圣孙武的兵书,成书于春秋末期,专诸刺吴王僚至孙武见吴王之见。

       此书历经千年,古之名将备受推崇,是必学之书。

       另一本是尉缭所著兵书,它是兵形势的代表作。

       书本内容教人如何打仗,如何管理士卒等……

       总之是张睿急需的。

       “嗯,我先看看吧!”

       张睿打发他离开书房,拿起孙子翻开第一页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张睿看完书中最后一个字,长松一口气。

       全书共十三篇,计六千字,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张睿肯定这是一本好书,但他看不懂。

       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在讲什么意思?

       张睿站起来,活动僵硬的脖颈。

       接着拿起另一本书,准备在战。

       “老爷,俩位主母派人过来传话,说是入夜了,叫您入睡。”

       门外传来小斯的声音。

       即然俩个丫头叫了,张睿拿着这本还没看的书往后院走。

       一进门,俩个丫头穿着中衣或靠床沿,或爬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着话本小说。

       一见张睿进来,她们俩个起身下床替他脱衣裳。

       张睿急忙让她们别下床,表示自己可以。

       随后三下五除二,脱掉身上的衣裳,接着洗起了脚。

       “这是什么?”

       床边放着一本书,如兰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

       “尉缭子。”

       如兰照着封面三个大字读了出来。

       “兵书。”明兰小脑袋探过来看了一下,好奇的问张睿:“夫君,怎么看起了兵书?”

       张睿洗好脚,上了床,照着俩个丫头光滑的额头重重亲了一口。

       “最近对兵法感兴趣,找来看看。”

       “噢!”明兰道。

       “给。”

       如兰把书还给张睿,重新看起了话本。

       张睿躺在明兰纤细的大腿上,专心致志的看书。

       时不时的,耳边传来俩个丫头,银铃般的笑声。

       一个小时左右……

       如兰合上话本,打着哈欠道:“困了,我们睡觉吧!”

       “睡吧!”

       明兰也看累了,合上话本,伸出手捏了一下,看得入神的张睿。

       张睿起身盘腿而坐,道:“你们先睡,我还不困。”

       说罢,张睿让她们躺好,又盖好蜀锦软稠。

       随后下了床,只留一盏油灯,其它的油灯让张睿掐灭。

       接着便专心致志的阅读。

       这一读便是后半夜,但张睿不休息,沉浸于书中。

       他知道这本能让自己解决军中所以的难题。

       “你怎么还不睡?”

       身后传来明兰的声音。

       张睿回身看去,举起手中的书,道:“睡不着啊!”

       明兰伸出右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书给我,上床睡觉。”

       “小祖宗,知道了。”

       张睿苦笑一声,乖乖的把书递给她。

       随后在明兰的注视下,张睿上床躺着,而她放下书,回到床上。

       ……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过去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张睿废寝忘食的钻研《尉缭子》这本书。

       还别说,让他学出了一点东西。

       首先,张睿按照宋军的样子,研发一套自己的指挥系统。

       伍长、队长、哨官、把总、营将、总兵。

       五人为伍,立一人伍长;五伍为队,立一人队长;五队一百二十五人为哨,立一人哨官;五哨六百二十五人为总,立一人把总;五总三干一百二十五人为营,立一人营将;五营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人为镇,立一人总兵;

       虽然这套指挥系统有漏洞,但这是目前最适合的。

       等哪天己方发展壮大,在研发一套完美的军制。

       为了分清各营各镇,张睿还用各色旗织、号衣、腰牌区分统属。

       ……

       “前进!”

       张仲听到鼓吏敲响一次鼓声,下令全营前进。

       第二声鼓声响起,张仲下达冲锋的命令,全营就冲击。

       一声金声响起,全营停下脚步,第二声响起,全营就往后退。

       张睿站在高坡,看着张仲率领长枪营进行训练。

       “不错,这才有了一丝宋军的影子,用不多久,我就有一支不下宋军的军队。”

       看着坡下众人热火朝天的训练,张睿志得意满。

       很快朱邑给他拨了一盆冷水:“主公,军队是有了,但士卒的兵器铠甲却是少之又少。”

       “是啊,虽然自己想尽办法购买这些东西,但是想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十个月来,长枪营只装备一千人的长枪,铠甲只有二十副。

       对比其它两个营,好的太多了。

       弓手营只有三十副弓箭,还是三千多人轮流使用。

       骑营更是可怜,只有十匹马,这还是张睿花大价钱买来的。

       缺少武器装备,如同老虎没了瓜牙,让人无从下手。

       张睿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让他们继续训练军队,而他回梓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