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言情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冲之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曹冲之居住在城外的军营里,一边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一边关注着泰西封城的局势。

       只是他始终不曾再次踏入泰西封城。

       一直到泰西封城内浓烟四起,火光冲天,把天空都染成了火焰的颜色,他才离开军营,站在军营外的山丘上,居高临下,远眺泰西封城。

       火光映照之下,天空有种别样的美感,望之就让人诗兴大发,想要吟诵几首。

       罗马军营里的“文人墨客”们和曹冲之站在一起,欣赏着这份美感,用华丽的辞藻歌颂着卡拉卡拉皇帝的丰功伟绩。

       顺带嘲讽此时此刻安息帝国的无能。

       罗马的贵族教育包含有雄辩这一环节,政治家也讲究能言善辩,讲究逻辑通顺和华丽的词藻,但凡能在皇帝身边的,无一不是此道好手。

       只是不知道他们华丽的辞藻里是否包含了同一时刻城中居民们无力的嚎哭。

       看着他们满面潮红像是一口气喝干一桶葡萄酒的模样,曹冲之低下头想了想,觉得大概率是没有的。

       普天之下,哪个胜利者需要在意失败者的尊严和痛苦呢?

       失败者的尊严和痛苦,所有的一切,这都是胜利者享受胜利的余韵罢了。

       这个世界还远远没有文明到胜利者需要怜悯失败者的时候。

       所以曹冲之知道,这把大火之后,世人将遗忘一切,而那个悲惨的泰西封将只会只存在于自己的记录之中。

       于是曹冲之忽然觉得自己的肩上担负了一种使命。

       假如,假如连自己的记录中都没有记录下那些人的惨状,那么那些人的血泪将永远不为后人所知。

       后人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美好了,战争只有攻城略地和雄才大略,只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居然没有士兵的产残肢断臂和普通民众的血泪!

       这战争未免也太温柔了吧?

       除此之外,曹冲之觉得自己记录下来的这些事情也没什么作用,于事无补。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这个世界变得文明、温柔、公平公正了,自己记录下来的这些民众的血泪,或许能让那个时候的人们多少叹息一声,控诉旧世界的野蛮与血腥。

       如此,这份记录就是有意义的。

       曹冲之如此认定。

       劫掠结束了,泰西封内有价值的、能被带走的都被劫掠一空,带不走的也被悉数毁掉。

       文明的印记被一扫而空,连泰西封的城墙都被罗马军队利用城内安息人自己没带走的战争器械给毁掉了? 拆毁的干干净净。

       接着就是一把大火点燃整个泰西封。

       看着泰西封在熊熊烈焰之中化为灰烬,卡拉卡拉皇帝张开双臂? 用华丽的辞藻和抑扬顿挫的语气热情的歌颂着自己的功绩。

       他把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汇聚而成的文化能力一口气倾泻而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为华美和壮丽的词藻歌颂此时此刻的美妙!

       他从没有像现在这一刻这样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伟大!

       敌国的废墟? 就是他的丰碑!

       而站在卡拉卡拉身边? 曹冲之觉得心里有股难以言表的情绪正在流淌着。

       卡拉卡拉感到无上的愉悦,感觉自己的**和虚荣心被极大地满足了。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曹冲之。

       他把自己的亲兵们为自己夺取的财宝的十分之一赏赐给了曹冲之——那是曹冲之无法想象的巨量财富。

       这不仅是曹冲之一路走来立功的赏赐,也有卡拉卡拉对于曹冲之为他杀死叛徒而立下的大功的感恩。

       曹冲之则感觉非常的刺激。

       他觉得这能装满五十辆大车的金银财宝要是放在自己那位管钱管的要死要活的嫡母眼前,绝对能让她尖叫一声? 然后晕过去不省人事。

       相对的,这些财宝要是放在自己那位被管钱管的要死要活的父亲眼前? 绝对能让他用手捂着胸口? 后退几步扶着墙壁? 喘着粗气,硬挺着不倒下去。

       反正曹冲之觉得自己如此悲愤、痛苦的情绪都能被这些晃眼的财宝影响到? 这说明这些财宝绝对能摧毁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思维。

       面对这些财富? 曹冲之忽然感觉自己的修为还不到家。

       要是卡拉卡拉以此为酬劳让曹冲之为他歌功颂德,曹冲之觉得自己一定会欣然为之。

       粗俗,卑劣? 无耻!

       曹冲之啊曹冲之!你堕落了!你堕落了!这些财物是你应该得到的吗?

       这些肮脏的沾满了民众血泪的财物? 是你应该伸手接受的吗?

       如此作为? 你对得起你接受过的教育吗?

       你忘了你心中的悲愤和痛苦吗?

       你忘了你要代替泰西封人民控诉罗马人暴行的决心吗?

       曹冲之在心里大声的斥责自己。

       然后他笑着接受了这笔带有感恩性质的馈赠。

       没办法,卡拉卡拉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控诉归控诉,馈赠归馈赠,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用太学里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应该辩证看待】。

       不仅如此,卡拉卡拉还把劫掠来的三个年轻漂亮的安息女人赏赐给了曹冲之。

       “这三个都是贵族女子,年轻漂亮,没有婚配,你来到我身边很久了,我知道你身边没有女人照顾,这对于你来说是很不方便的事情。

       你的婚事当然需要过问你父亲的意思,但是找几个女人伺候你,就不用过问你父亲了,这些贵族出身的女子也配得上你的身份,对吧?”

       卡拉卡拉非常感激这个在危难之际救了他的命的魏国俊才。

       他是那么的热爱财富、需要财富来实现自己的野望,对于那三个貌若天仙的安息贵族女子也十分眼馋。

       尽管如此,他也愿意拿出十分之一的巨额财富和这三个美女来感谢曹冲之。

       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命,让自己有这样一个荣耀时刻。

       没有曹冲之的保护,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躲过那个该死的叛徒的刺杀,并且进一步杀死马克里努斯,完全掌握禁卫军的实权。

       卡拉卡拉皇帝非常开心,他要重重的回报曹冲之。

       然后他告诉曹冲之,他要回到罗马城,一路耀武扬威的回去,在所有罗马公民的面前炫耀他的功绩,让所有罗马人都知道,他们的皇帝是那么的荣耀、善战。

       这样,他就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

       计划?

       曹冲之不知道卡拉卡拉还有计划。

       “是的,我的计划。”

       卡拉卡拉朝着曹冲之眨了眨眼睛:“我非常羡慕你的那位可以让全国民众直接向他纳税的皇帝,我决定学习他,用尽一切手段,成为他,我也要让全国所有人直接向我纳税!”

       卡拉卡拉笑着说出这样的话,但是曹冲之却不觉得他在开玩笑。

       他是真的打算这样做。

       可是,我尊贵的卡拉卡拉阁下啊。

       你知道我所效忠的那位皇帝陛下……不,现在是太上皇陛下了,你知道他到底是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之后才完成了这样的伟业?

       你知道他杀了多少人打了多少仗花了多少年才完成了这样的伟业?

       你想学他?

       你想成为他?

       来真的?

       卡拉卡拉的野望顿时让曹冲之感觉正在焚烧的泰西封城都不能如此吸引他的注意力了。

       这家伙,居然想要成为第二个郭鹏!

       那么他的第一步要怎么做?

       和罗马城内的元老院开战,把元老院的权力全部夺取,然后再和全国的军头们开战吗?

       他真的可以做到?

       曹冲之忽然感觉待在这个家伙身边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他将要做的事情可能非常的令人惊讶。

       而他在这个过程之中到底是可以走向郭鹏的地位,还是很快被杀掉……曹冲之觉得后者反而更有可能。

       他要是止步于此当一个威权独裁者,或许还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尊荣,他要是想要夺取那些贵族和军头们的利益,简直就是要和整个罗马开战,而他的依仗就是一场胜利和一支禁卫军。

       曹冲之现在严重怀疑卡拉卡拉根本没有弄清楚他的权力来源和他的统治基础到底是什么,他甚至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和魏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商业利益了。

       好不容易打通的海上丝绸之路,可千万不能因为这家伙的乱来而搞断掉。

       魏帝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和谐当皇帝的家伙,而不是一个疯子。

       泰西封的大火似乎就是卡拉卡拉的权力欲火,这疯狂的权力欲火将会摧毁任何一个敢于阻拦他的人,直到他自己也被焚烧殆尽。

       曹冲之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而郭鹏和郭承志依然还走在西行的路上,一路向西,越过河西走廊,穿过玉门关,走向了苍茫的西域大地。

       西域大驰道从延德四年重返西域时期就开始筹划,并且铺设,花费十年时间,终于建设成功。

       从玉门关西出,一路笔直的指向了帝国西陲的镇西都护府,跨越千里之遥,将帝国两端联系在了一起。

       行走在这条大驰道上,就已经进入了北庭都护府得辖区范围之内。

       在这里依然能看到来来回回的大量商队,种种迹象都显示出这一地区繁荣的商业贸易往来。

       与内地商队不同,西域之地上的商队多以骆驼作为主力运输工具。

       原因是西域之地多风沙、少绿洲水源,马匹没有骆驼那么耐风沙、耐干旱,不能和骆驼一样长久坚持,不够经济耐用。

       所以人们在长久的自然选择之中选择了骆驼作为沙漠里的主力运输工具。

       魏帝国除了四大军马场撑起帝国主体的运行之外,也在西域之地大规模饲养骆驼以为运输主力,西域三府的都护都有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饲养足够多的骆驼以备急需之用。

       贵霜安息等国的骆驼显然也不会少,从西往东,从东向西,长长的骆驼商队延绵不绝。

       有些大商队的骆驼之多、车辆之多一眼望不到头,看上去整个队列甚至比郭鹏的随行卫队还要长。

       骆驼们闲庭信步,迈着悠闲的步伐缓缓前进,它们的嘴巴不断的嚼动着,厚厚睫毛所保护着的眼睛眨啊眨啊,似乎没有什么能让它们感到为难,能让它们失去现在的这份从容。

       “好多骆驼。”

       郭承志和郭鹏一起骑在马上,并排而行,看着迎面走来的一支骆驼商队,眼中满是好奇。

       “骆驼更适合在西域行商,西域缺少绿洲、水源,马匹耐力不如骆驼,又不能像军队一样高速行动,也不如我们这般可以得到大量补给,所以选择骆驼更为经济耐用。”

       郭鹏笑了笑:“这也是所谓因地制宜,在合适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来应对不同的变动,这就是做事的方法,承志,这也是大父带你出来走走看看的原因,你要记住这一切。”

       “是,承志记住了。”

       郭承志缓缓点头,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切。

       “当年啊,西域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当年,西域风起云涌,征战不休,前汉,匈奴,西域各国,无数英豪在这片土地上纵横捭阖,时过境迁,到了如今,才有如此盛世景象。”

       郭鹏叹了口气,感叹道:“能取回和平,殊为不易。”

       “大父说的是。”

       郭承志望着商队里那匹领头走在最前面的骆驼,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北庭都护府建立以后,沿用原先西域都护府的首府它乾城作为北庭都护府的首府,北庭都护诸葛亮和北庭都护府指挥使都常驻在它乾城。

       和过去不同的是,诸葛亮就任北庭都护府都护之后? 沿着西域的山北大驰道? 在山北大驰道沿线或新筑城池,或沿用过去的旧城,改造了沿线八座城池? 设八个县? 分割北庭都护府的辖区。

       都护府的层级是两千石层级? 和一个郡一样,诸葛亮的官阶就是郡守级别,下辖八座城池自然也是八个县的县城。

       八个县的县城沿着大驰道和绿洲的位置分布,分别扼守大驰道的各个交通要冲,横在交通路线上? 成为往来客商的自然而然的歇脚处和暂停点。

       依靠往来客商的停靠、休息和消费? 这八座县城缓缓发展,也都有模有样,周边绿洲的农业也堪堪发展起来? 横竖是不错的。

       能把气候较为荒凉的北庭都护府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诸葛亮居功至伟。

       由于人口不多,整个北庭都护府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原一个人口大县多? 所以勉强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不再需要河西四郡往这边输送粮食来帮助他们度过危局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北庭都护诸葛亮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城市互相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所以沿途的每一座城市郭鹏都进入去看了。

       这里的城市相当于是弱化版的凉州城市,打从最开始的布局上就没有特意规划出生活区和商业区的严格界限,而是打破这一界限,把生活区和商业区囊括在一起。

       沿着生活区的周边布置商业区,仿佛商业区距离生活区越近越好。

       很多人家干脆把前门打开做生意,后院留给自家居住,或者搭个二层楼,一层拿来做生意,二层就是自己的家,如此把餐饮酒肆等小商铺给办了起来。

       一家一户也不仅仅只是做生意或者单纯的务农,而是家中一半人务农,耕种分配到的土地,一半人做生意搞经营,赚点外快,两不耽误,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与之相对的,是商业贸易的准则和不容触犯的法规被写在纸上张贴在城中的街头巷尾。

       郭鹏等人走着走着就能看到面前竖着一个牌子,上面贴着一张纸,写着【任何斤两争议可通过公平秤称重以决出结果,缺斤少两者、故意闹事者处监禁五日、罚款五百钱】。

       整个城池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木牌和法规告示,往往张贴的告示内容都不一样,但是都是和具体的交易过程有关的。

       整座城市商业氛围非常浓郁,让人感觉就是一座纯粹的商业城市,连官员们所在意的都是处置商业方面的犯罪问题,而不是其他的问题。

       仿佛这座城市的全部就是商业贸易,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街头巷尾所能看到的都是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还有抬着轻便的物品箱或者推着小车边走边叫卖的人。

       除了这些本地小商小贩之外,还有很多外来客商。

       外来客商往往携带大量的大宗货物来这里歇脚,休息,吃饭,参观魏国的城池,也有少数客商选择在这里贸易。

       郭鹏让随行通译上去搭话,询问他们是否放心在这些城市里交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说,北庭都护府的八座城池通行一模一样的法规和公平秤,每座城市里都有很多相关官员严格监督商业贸易的过程,一旦发生争端,可以就地争论、解决。

       这些官员的声望往往在当地市集很高,很受当地人和商人们的信任,所以在八座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合适,就可以进行贸易,然后就地完税,很安全,速度也很快,不用担心被骗、被抢。”

       郭鹏缓缓点头。

       这些年西域三府里,得到朝廷支援最多的自然是军事任务最重的镇西都护府,但是向朝廷缴纳赋税最多的却是北庭都护府。

       这些赋税主要都是商业税收。

       那么多商业赋税,显然不是北庭都护府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的,只是诸葛亮的所作所为让这一切看上去都变得非常的合理。

       由于细致的规定和严格的执行,北庭都护府的市场在商人们眼中就算是一等一的好市场,能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非常愿意在这样的市场内交易。

       这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

       郭鹏一路走来,不断打听民情,倒也听说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不如某些地区的市场相关官吏很是不负责任,某些商人因为交易对象的诈术而损失惨重,求助于市场官吏的时候,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根本不在意,也不去帮助他们,坐观他们的损失。

       在这些地区的市场内交易风险就很大,非常混乱。

       虽然不至于杀人越货,但是坑蒙拐骗的事情屡见不鲜,商人们也多有受损失的时候。

       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被本地人蒙骗,吃喝还有居住都遭到本地某些人的讹诈。

       一开始这样做的人不多,但是大家发现这样都能赚大钱,所以跟着一起做,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反而受到排挤而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官府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表面上是鼓励商业发展,实则完全不在意,只想躺着收钱,商业税收足够高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样的事情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个人受骗,然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受骗得不到帮助,他们就会把这样的愤懑告诉同伴,一传十,十传百,这座城市的名声就臭掉了。

       久而久之,商人们就知道这座城市里交易无法得到保护,吃住容易被讹诈,吃到天价的食物,住天价得旅店,被讹诈了还没人帮忙主持公道。

       受骗上当就一回,商人们宁愿露宿荒野也不愿意来这座城市休息、交易,见了这座城市都绕道走,根本不会进来。

       然后这座城市也就随之凋敝,城中奸商们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整座城市因为失去商业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官府也收不到商业税了。

       这样的城市,在雍凉二州之中,郭鹏见了不止一座,深深明白这种懒政怠政所带来的危害丝毫不比贪污**要低。

       某些官员似乎觉得只要不贪污**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重要。

       这种奇怪的想法让郭鹏十分恼火。

       但是北庭都护府却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