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春暧花开的六月份。

       珍珠正在医院的会议室里开会,齐院长在讲话:

       上面就是我们学习宋庆龄同志访问东北的一些讲话。

       “妇女、儿童、卫生、教育、福利等是宋庆龄毕生牵挂的事业,此次的东北之行,

       每到一地,她对此格外关心,特别是我们卫生部门。

       作为全国最早最大的解放区,东北在各项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今年的农业又是一个大丰收,解放啦,土地是咱们自己的,努力生产,多打粮食,

       支援新中国的建设,所以农民同志格外有干劲。

       我们卫生部门一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下面一组数据,大家看看。请薛院长为我们发布数据。大家鼓掌欢迎!”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珍珠站了起来,拿着本子走到前台,当众宣读:

       “感谢同志们!

       我的第一组数据来自一个乡镇的卫生所:

       1,“烧香拜佛的迷信现象基本消失”,

       2,“政府每年三次为村民打预防针和一次种牛痘”

       3,“过去一年,44个新生儿出生,只有3个死亡”,

       4,“妇女生小孩,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同时给予白面和米等营养品,

       另外还增加300400个鸡蛋”……

       第二组数据来自一个工厂疗养院:是每人每天的伙食食谱。

       1,早饭:1杯牛奶,2个鸡蛋和饺子(5两干面粉。注:旧计量单位16两制,下同)。

       2,午饭:6两肉,2碗菜,1碗汤,6两米饭,1杯果汁或者两片水果。

       3,点心:蛋糕,咖啡,可可茶和糖。

       4,晚饭:6两鱼(或者是海鲜食品),1碗汤,饺子(5两干面粉)

       这些数据,就是新中国的新变化,就是我们当家做主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珍珠走下了台,齐院长接着上台来讲话:

       同志们,我看到大家看到这组数据很兴奋,幸福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

       可是,就在不久前,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27日,美国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数据显示的幸福和成果,美国人要来摧毁它。

       我们必须先保卫自己的国家,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

       面对朝鲜战争突然带来的国际变局,我们中国**反应迅速,

       部队干部与精锐士兵的复员停止,一些复员军人纷纷归队,

       7月7日,根据***的提议,由***主持中央军委会议,

       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

       我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前营长曹玉海已复员在武汉一家监狱任监狱长,

       正与一个美丽的女护士热恋。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曹玉海听说38军要经过武汉开往东北,他给恋人写了告别信: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为了和平,

       为了世界劳动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

       他找到部队,重新当了营长......”

       齐院长的讲话,被下面经久不息的掌声打断,隔了许久,他接着说:

       “今天,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员,

       在这个会议上,我倡议: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是我们东北军区医院和各个家庭里最光荣的使命!”

       大家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始踊跃上前台报名。

       当珍珠把名字报上去后,得到了一个”退回申请“四个字。

       “为什么?”

       “你丈夫万舍成,已经报名去抗美援朝前线了,按规定,夫妻有孩子的,二人只能去一个。”

       珍珠听后,跑了出去,向万舍成的单位跑去。

       一路上,广播里一直在播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消息:

       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争局面被逆转,朝鲜人民军陷入被动。

       中国警告“联合**”:

       不得越过三八线。

       但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会出兵。

       此时,美军已经兵临平壤城下。

       **中央决定:

       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出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珍珠到了万舍成的单位,他不在。

       珍珠回到了他们那间小宿舍,家里,一切都是早上出门的样子,

       万舍成没有回来过,珍珠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双手捂住脸颊哭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珍珠开始为万舍成裁衣裤,然后,笨拙的蹬着缝纫机......

       赵广老汉园子里,万舍成蹲在豆角架下,秋日的阳光晒在他的后背上,暖暖的。

       他有些热了,把身上的薄棉衣,依次解开了扣子:

       “赵大叔,这下霜前,豆角是最后一茬了吧。”

       “是呀,还有这些晚黄瓜,这两根黄瓜种,留种用的。”

       万舍成左边是萝卜地,根部很饱满了,都顶出了土面,

       青的红的看的很清晰,青萝卜是细的,红萝卜是粗壮的。

       万舍成蹲在地上,他用手摸了摸萝卜秧,自言自语:

       “这东西也能吃呢。”

       德珠跑了过来:

       “万叔叔,你看,这是江爷爷从山里拿来的,你猜这叫什么?”

       万舍成还真没见过这种蘑菇,上面是一个伞形,长得挺漂亮,粗壮的腿,棕红色的。

       “这是什么?”

       “这叫松茸,赵爷爷说这个蘑菇可好呢,熬出的汤,像鲜汤一样。

       他让我跟您说,留您中午在这吃饭,让您尝尝这个汤。”

       江样从后面走了过来,

       “我今天啊就给您做这松茸汤,这个蘑菇,您可能还不了解。”

       “德珠刚才跟我普及了些。”

       “这边的蘑菇,冬天有松树伞,还有猴头菇。但这个蘑菇,您一定没吃过。”

       万舍成笑着低下了头。江样又一次看出了他的心事:

       “万同志,您有心事!”

       “你就察言观色厉害,当奴才这些年,别的没学会,就把这一点学精了!”

       赵广老汉一点没留情面的怼江样。

       “老倔头!你怎么又打击人呢?”

       “赵大叔,还真的又让他说中了。我有点烦心事。”

       “德珠去隔壁找小哥玩去!”

       赵广老汉听了,支走了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