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历史 > 嘟嘟三国 > 第008章:冀州易主、孙坚亡


       就在林季然带着新人们开篝火晚会,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时候,袁绍却是缺衣少食,只能依靠冀州牧韩馥的救济勉强度日。

       “士兵们都吃了吗?”

       坐在中军大营之中,一脸惆怅的袁绍望着矮桌上简陋的两菜一汤,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已经吃过了。”

       听到袁绍的问话,他左侧的郭图从座位上站起来答道。

       “主公。”

       郭图说完,位于袁绍下首的谋士逢纪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丈夫纵横天下,怎能靠救济为食!冀州是个好地方,钱多粮广,我有一计可取之。”

       “何计?”

       袁绍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

       “公孙瓒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绝对不甘心放马幽州,而公孙瓒想要南下牧马,冀州是其必攻之地,主公可书信一封,向公孙瓒借粮,并且表示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届时公孙瓒必定会趁机提出一南一北夹击冀州的要求。”

       “到时候主公可以提出平分冀州的要求,公孙瓒定会同意并且兴兵南下。主公可提前告知冀州牧韩馥公孙瓒南下之事,韩馥乃是无谋之辈,虽然得知公孙瓒南下的消息,但其必无法与之抗衡,那时候就会想起主公。”

       “而我等会联系旧友为主公请将军说韩馥,请主公出马领州事,以冀州牧韩馥的性格,必会答应,到时候冀州将唾手可得。”

       逢纪提出的是阳谋,此计赖以成功的关键在于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信任和交情。此计如果被识破袁绍将连冀州牧韩馥的救济也会失去,同时也会失去与公孙瓒的友好关系,如果成功,袁绍虽然可以顺利拿下冀州,但必定和公孙瓒成为不死不休的死敌。

       这是一笔为了巨大利益出卖朋友的买卖,有情有义的人不会做,做的人却也是得不偿失。

       “好,太好了,我马上给公孙兄去信!”袁绍大喜,略一迟疑便采纳了逢纪的计谋,给公孙瓒去了一封信。

       果然没过多久袁绍就收到了公孙瓒的回信,并提出了夹击冀州牧韩馥的提议。袁绍一方面派人同公孙瓒完成了密约,假意起兵攻打冀州,而另一方面又给韩馥送信透露了公孙瓒大军南下且邀请他夹击冀州的消息。

       韩馥急忙召集众人商量。荀谌首先发言,一力主张联合袁绍共抗公孙,迎请袁绍入冀,同治州事。

       长史耿武苦谏:“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像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怎能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

       “公孙瓒的铁骑即将南下,如若袁绍北上夹击,汝等何以与之抗衡。”

       “冀州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足够十年之用度,哪怕坚壁清野,依城固守,敌军一样粮草不济、不攻之破,何况我冀州兵马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汝等何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此言差矣!”

       主张迎袁的谋士和反对的谋士在议事厅吵成一堆。

       靠着理由充分,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渐渐占据了上风,可是冀州牧韩馥不仅无谋,而且怕事,在一片劝诫声中,韩馥说道:

       “我本袁氏故吏,能力不如本初。古语说择贤者而让之,把州牧让给袁绍是对的。”可怜韩馥,忠而无谋,胆小怕事,反而命绝。

       如此,袁绍不费吹灰之力,轻取冀州。得势后袁绍立刻夺了韩馥兵权,韩馥懊悔不已,意图投奔陈留太守张邈,结果全家死在了路上。

       再说公孙瓒,听说袁绍独占了冀州,方知上当,公孙瓒一怒之下挥军南下,攻向了冀州。

       双方立刻打得难解难分,袁绍这边有猛将颜良、文丑等人,而公孙瓒这边也不弱,严纲、田豫等人也不弱,且常山赵子龙在林季然的介入下也已经初显锋芒,白马银枪,有万夫不当之勇。

       战斗后期,平原刘备、关羽、张飞前来支援公孙瓒。两军对垒一个多月,不分胜负。最后,远在长安的董卓,做了个顺水人情,借天子之名,下诏劝双方讲和罢兵。

       袁绍新得了冀州,南阳太守袁术坐不住了。有一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生下来就是用来搅局的。袁术就是搅局的人。

       在袁术眼里,只有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其他。即使兄弟之间,也是如此。所以,袁术找袁绍白要一万匹战马。

       袁绍当然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因为越是兄弟之间越是不能容忍这种白吃白要的做法,而且袁绍还没有彻底地坐稳冀州牧的位置就和公孙瓒打的不可开交,战马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他这边还打着呢,袁术就找他要马,他怎么可能给。

       自此,袁绍、袁术兄弟交恶。

       找袁绍要马未果,袁术转头又南下找荆州刘表要二十万石粮食。同样被拒。刘表自然也没有义务给袁术粮食。

       于是,袁术怀恨在心,居然有了一些反社会倾向,开始四处煽风点火。

       “杀!”

       复仇的孙坚回到长沙之后立马召集水军,渡江而攻打刘表。孙坚兵甲齐备,来势汹汹,刘表这边却不慌不忙。

       刘表采用谋士蒯良之计,派黄祖领江夏之兵打前站,自己率荆襄之众为后援。

       黄祖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有些不堪,但历史上的黄祖也是个排的上号的人物。黄祖能够割据一地,在历史上留名,也不是白给的。

       为了对付孙坚,黄祖充分利用了其麾下多为水军众多、后勤补给充足的优势,集中兵力在水道上严防死守。

       黄祖亲自带兵在河道上同孙坚大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水战。可惜的是,黄祖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虽然他的手下水军众多,在大汉是为数不多擅长水战的部队,可孙坚这边的水军也不少,而且比他更加擅长水战。

       “杀!”

       交战数天,黄祖大败,一路逃入了邓城,在邓城抢修防御工事。意识到水战没有优势之后,黄祖这次准备和孙坚在陆地上决战。

       “随我杀!”

       略一想就知道了黄祖的打算,孙坚却怡然不惧,要知道他麾下的可都是百战精兵,和黄祖麾下是不一个等级的。

       孙坚当即命黄盖留守,自己亲自率军上岸杀向了黄祖的防线。黄祖带兵迎战,数场大战之后,黄祖再次大败,率领残部逃往了襄阳。

       孙坚命黄盖率水军开进汉江,直逼襄阳城。

       黄祖逃回襄阳,向刘表报告了战况,因连战连败,刘表用蔡瑁换下了黄祖。可是黄祖已经是刘表麾下的第一将了,刘表的大舅哥蔡瑁比黄祖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蔡瑁亲自领五万精兵杀出城与孙坚大战,双方大将交锋,程普三两个回合就把蔡瑁杀的无力招架,蔡瑁部下更是不堪一击,五万精兵奔逃回城,只剩下了两万。

       “攻城!”

       孙坚气势正盛,兵精粮足,为了报拦路之仇,孙坚围住襄阳,对襄阳展开了猛攻。刘表在荆州声望极高,刘表率军拼死抵抗,城内士绅皆自发地为其提供支援,一时间双方打了个平手。

       “咔嚓!”

       激战数日,一日清晨,狂风骤起,将孙坚的中军帅字旗杆给吹断了。韩当等人相继进言孙坚:“此非吉兆,可暂班师。”

       孙坚不听,反而亲自上阵,杀到了城下。

       激战一天,到了晚上,双方罢兵。

       “杀!”

       刘表援军抵达,派黄祖前往领兵。黄祖趁夜色率本部亲兵突围而出。

       “哈哈哈,孙坚受死!”

       次日,黄祖集结援军于孙坚大军再次交战,试图救援襄阳,内外夹击之下却被孙坚大军再次击溃。孙坚轻敌冒进,率亲卫追击黄祖来到岘山,遭遇黄祖埋伏,全军覆没。

       孙坚战死,死得着实可惜。主公已死,江东诸军大乱。刘表各军趁机杀出,双方一连数场乱战,互有胜负。

       黄盖活捉了黄祖,而刘表一方则抢走了孙坚的尸首。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黄盖主动提出代孙策向刘表讲和,拿黄祖一命换孙坚尸首。刘表同意交换,但谋士蒯良坚决反对:

       “今孙坚已丧,其子尚幼,如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或损失颇大,然江东唾手可得。如今四界无战事,只待修养时日,元气可复。若还尸罢兵,容其养足气力,必成荆州大患。”

       不得不说蒯良是个好谋士,考虑深远。现在江东孙氏羸弱,四周又无其他势力,如果刘表乘胜追击,可一举拿下江东。

       “林季然出而奔袭,将何以挡之!”

       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刘表考虑了许久终于还是选择了还尸和解,用一个死孙坚换回一个活黄祖,两家就此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