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言情 > 吾妻非虎狼 > 第74章疏离


       对于请秦通正出面一事,顾清妍也是踌躇再三。

       叶衍曾经对此提出过抗议:“我早就跟你说过,让你离那男人远一点,现在倒好,你居然还准备主动送上门?你到底长没长脑子?”

       对于叶衍的话,顾清妍何尝不知道,秦培元的心意也早已向她表述过,而她当初也的确有些动心。

       可就连宁氏都能看出来的动静,她又何尝不清楚呢。

       “妍儿,我今天去秦府拜谢,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总感觉他们有点想急于和我们撇清关系?我们是不是让人讨厌了?”

       顾清妍只能苦涩一笑。

       不是讨厌,是想让她知趣而退,不再纠缠秦家那位少年郎君,还他们秦家一个朗朗乾坤。

       其实,从一开始,顾清妍不是没有考虑过她和秦培元之间的事,也判定了秦培元和国公府嫡女王玮琦的亲事一定会继续存在。

       就如同秦夫人说的那样,秦家不可能为了她一个罪臣之女而放弃国公府这一门靠山。

       可有些话听多了,便让她不由自主的想去相信这一切,去沉沦,去迷失在秦培元所说的那个迷幻里。

       秦家人的疏离也让她从那沼泽里爬了出来,重新审视她的人生,她今后的方向。

       本来也不想继续和秦家人有牵扯,但现在为了救出顾凌霄,也顾不得许多了。

       叶衍是可以替她出面,可如此一来,他们的关系会更让顾清妍纠结。

       叶衍不是她可以轻易招惹的,很多事情还是瞥清为好。

       既然和秦家从一开始就只是利益之盟,那么这层关系也可多可少。

       反正她厚颜无耻惯了,如果现在就摆出一副清高的嘴脸,反而更让人厌恶。

       至于这件事情的酬劳,她只能让叶衍帮忙了。

       要不然,那个无赖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或者万一在成文帝面前插一脚,她哭都来不及。

       对于帮忙答谢秦家,叶衍是一口就答应了。

       其实他也考虑过由他出面,的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顾凌霄一直是由秦通正的刑部看守着,他帮忙递折子算怎么一回事?

       再其次,如果他出面,成文帝便会知晓,以皇帝多疑的性格,万一觉得他和顾家有什么勾结,岂不是给顾清妍找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的确不应该出面。

       但如果这件事情让他置身事外,又心有不甘,自己女人的事情当然得他卖力才合情合理,尤其还是关于大舅子的事,他让别人帮忙,脸往哪儿放?

       递上折子的第二天,四皇子明恒亲自来到刑部,不仅接见了刑部侍郎秦继海,甚至还大肆表彰了秦继海的兢兢业业,说他是继秦通正后,刑部下一任接班人最合适的人选。

       把秦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要收拢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只依靠金银的不够的。

       有时候,许之以信任,比金银珠宝、娇妻美眷更令人感动。

       秦继海此刻便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言壮志,秦家后宅更是差一点就要给他立牌位了。

       明恒,大明皇朝和晋王明锐一样身份贵胄,文武双全,雄韬伟略的皇子,皇位最有希望的竞争着。

       和明锐的神勇威武不同,他谦虚好学,内外谦备,才华横溢,尤其是他的温文尔雅,仁者之心,更是和晋王的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形成了对比。

       也正是如此,朝中大多数臣子们都已经悄悄看好他了,和寄养在皇后名下的晋王明锐不相上下,甚至说不一定还更多一点。

       成文帝育有七子,其中大皇子原本是太子,可身体不怎么样,还未成年就夭折。

       二皇子倒骁勇善战,却在一场战争中不幸被人致残,也和帝位无缘。

       三皇子、六皇子也不幸夭折,

       七皇子年纪尚幼,才只有四岁,在这场夺嫡战中只能置身事外。

       所以,呼声最高的便是四皇子明恒和五皇子明锐。

       如果明恒登基,秦继海有望成为新一任的刑部尚书,继续为秦家的屹立不倒而摇旗呐喊。

       也正是如此,秦家人才会这样激动,想肝脑涂地去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可没高兴几天,五皇子明锐也来到了刑部,继续表彰着兢兢业业的官员们,尤其是秦继海,再一次成为别人的榜样。

       可这一次,秦家人却高兴不起来了。

       这两位皇子抛出的橄榄枝,让他们开始惴惴不安,惶恐不已。

       没办法,与前几天的澎湃不同,现在是成了夹心包,两边都不能得罪,也不能怠慢。

       这日子愈发艰难。

       秦通正看见苦逼着脸的儿子就是一肚子气:“哭丧着脸干嘛?我还没死呢,还用不着这样伤心!”

       秦继海满心纷乱,说话颠三倒四,连声音都有些不正常:“父亲,你还高兴得起来,现在我的日子有多艰难,你自然也不知道了。”

       秦通正看着他的目光,愈发地复杂难言,转过身望着一夕之间沉敛多了的秦培元:“远儿,你说说看!”

       秦培元动了动僵硬的脖子,神色淡淡的掩饰着他所有的情绪:“我们秦家只忠于当今皇上,任何即将成为新皇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去依靠,等他成了皇上,我们也一样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秦继海有些吃惊,为什么和他平时相处的同僚们观念不一样。

       难道不应该去挣那份从龙之功吗?

       秦通正则缓缓点了点头,秦培元聪明过人,果然,事情的考虑也和他的意见完全一样,足以委托重任。

       见秦继海一副不以为然,便沉声训斥着:“看看,你这么多年在官场上算是百混了,咱们管辖的是犯人,又不是军队,如果你想要什么从龙之功,就大错特错了。”

       “先皇是如何登时皇位的,难道你忘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是他坐上那位置,可他坐稳那位置后的血雨腥风,你难道忘了?”

       “从龙之功固然重要,可谁能明白一个帝王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一切都必须等尘埃落定时才知晓,你明白吗?如果想好好活着,就给我老老实实当差,别想那些没用的,要不然,给咱们秦家惹祸,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父亲的一番话如雷贯耳,也浇醒了彷徨中的秦继海,将父亲的话反反复复默念了好几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从此之后,他果然如父亲说的那样,一直都老老实实忠心于皇室,不管谁再抛橄榄枝也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