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三国军神 > 第886章 腹背受敌


       陈旭回来了,满载着荣耀与尊贵,衣锦还乡。

       整个陈家村,都彻底沸腾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知道,陈旭权势究竟如何,可是看着东郡太守,都小心翼翼陪伴身旁,也能够管中窥豹。

       陈旭现在名扬天下,可这个时代消息十分闭塞,陈家村又只是一个普通村落,更是不了解陈旭的威势。

       他们只知道,当初那个为村中生计发愁的陈家大郎,已经成长到了一种令人仰视的程度。

       特别是那些后来搬到陈家村的外来户,以及在陈旭离开以后,才出生的孩子们,都是崇敬而又畏惧的看着陈旭。

       不是因为陈旭故作姿态,而是那些身经百战的黑甲卫,他们虽然被陈旭约束,仍旧让人感觉恐惧。

       说到底,陈家村中的族人,大多都只是最为普通的百姓,根本没有什么见识。

       村中剩余的长者,也都出来迎接陈旭,当他们看到陈旭之后,脸上也都露出了抑制不住的感情。

       当初的陈旭,就是整个陈家村的希望,也正是因为陈旭的出现,陈家村当初才会那般兴盛。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村落,能够在乱世之中建立邬堡,抵御盗匪、叛军,这种成就有多么惊世骇俗。

       虽然那都已经成了过去时,虽然陈家村早就没落了,可是经历过那段时光的族人,更加思念辉煌的岁月。

       “阿青现在还好么?”

       大壮年龄明显比陈旭大些,却与陈青相差不大,两人当时关系十分密切。

       故此,看到陈旭、陈虎以后,他就忍不住打听陈青动向。

       陈虎却是大笑两声,道:“阿青他也当了将军,如今正在长安领兵,脱不开身啊。”

       “将军么?”

       大壮闻言,在欣喜之余,眼神也有些暗淡。

       欣喜,是因为他替自己兄弟高兴;黯然,是因为两人当初相差无几,如今却是天差地别。

       这不是嫉妒,而是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罢了。

       “如果当时,我能够与大郎一同离开,说不定自己也会成为将军吧。”

       大壮在心中暗暗感叹一声,而后发出了一声叹息。

       大壮带着两人在村中走动,很快就来到了一颗大树底下,看着这个高度冠绝陈家村的大树,陈虎眼神却是有些迷离。

       大壮笑着对陈虎说道:“阿虎,我还记得小时候,你经常欺负阿静。”

       “后来阿静学会了爬树,只要你欺负阿静,他就会爬到这棵树上,然后拿东西砸你。”

       “你和阿青都成了将军,阿静成就应该更高吧。”

       大壮的话,却让陈旭以及陈虎,两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眼中也露出了沉重之色。

       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大壮小心翼翼的问道:“阿静怎么了?”

       陈旭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阿静战死了。”

       “战,战,战死了!”

       大壮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就连说话也有些结巴。

       陈虎面沉如水,道:“阿静的确去世了,不过有数以万计的人为他陪葬,他不会感到孤单。”

       感受到了陈虎话语中的杀伐之气,大壮心中却是猛然一颤。直到此时,他才感觉眼前两人有些陌生。

       “大郎以前仅仅是一介平民,就能在濮阳城中掀起腥风血雨,如今手握大权征战四方,肯定经历过很多凶险。”

       此时的大壮,看向两人眼神之中,少了一丝亲昵,多了一丝畏惧。

       说到底,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

       哪怕陈旭顾念旧情,对陈家村族人多多提携,终究不是在一个维度之中。

       想起了陈静,三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沉重。

       陈旭只是静静站在大树底下,想要在脑海之中,想起陈静的音容笑貌。

       然而,陈静去世这么多年,时间却能将一切都冲淡。

       陈旭十分惊恐地发现,在他脑海之中,居然没有办法,完整拼凑出陈静音容笑貌。

       “阿静,对不起。”

       这个时候,陈旭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之情,本来荣归故里的好心情,也顿时消弭于无形之中。

       “阿沫!”

       想着想着,陈旭脑海之中不由出现了陈沫的影子,这个孩子与他父亲长相十分相似。

       “阿沫始终只是他自己,成不了第二个阿静。”

       深深叹了一口气,陈旭终于转身离开了,陈虎亦是沉默不语,紧紧跟在陈旭身后。

       大壮感到气氛不太对劲,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陈家村变化实在太大了,远远没有了往日的繁华,陈旭在村中待了许久,和族人们都一一亲切交谈。

       不仅如此,他还与许多听着自己故事长大的孩子们,交流了很久很久。

       最终,陈旭还是离开了。

       他此次前来东郡,不是为了缅怀往事,而是为了震慑袁谭,甚至还可能会与曹操爆发一场大战。

       他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放松自己。

       却说袁谭正欲领兵消灭袁尚,忽然得到关中军拿下东郡的消息,当即大惊失色。

       袁谭听从许攸建议,派遣沮授北上平定叛乱,他自己却是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往兖州赶去。

       与此同时,冀州使者也奔赴徐州,准备向曹操求援。

       袁谭在领军南下的途中,有些不解的问道:“关中军虽然强大,东郡守军却也不少,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

       郭图道:“陈文昭本来就是东郡人氏,许多东郡士人,对于陈文昭都心存向往。”

       “故此,当陈文昭族弟领兵攻打东郡之时,东郡太守才会不战而降。”

       汉人乡土意识非常浓重,这么多年东郡虽然一直归于袁氏管辖,许多东郡人士却心向陈旭。

       他们有认为,一旦陈旭拿下东郡之后,作为陈旭同乡的他们,只要有些才华,都会得到重用。

       更何况,袁绍已经身死,虽说袁谭接管了袁氏基业,却并没有多少人看好袁谭。

       不管是因为乡土意识,还是因为良禽择木而栖,东郡士人迎陈虎入境,都并不奇怪。

       袁谭眼中露出忧虑之色,道:“陈文昭实力如此强大,而且三弟如今又在幽州叛乱,孤并不能聚集所有兵马,前来与陈文昭作战。”

       “兖州若失,后果不堪设想。”

       陈旭现在声威浓重,袁绍几次与他交战都落入下风,让袁谭对陈旭忌惮无比。

       许攸沉思半晌,道:“主公其实无需太过担忧,只要我大军抵达兖州以后,据城死守,关中军虽强,又能奈我何?”

       “更何况,兖州南部便是曹操领地,陈文昭如此兴师动众,料想曹孟德不会坐视不理。”

       “若曹孟德领兵前来相助,则陈文昭不足为惧。”

       袁谭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随后就催促大军往前疾行,想要尽快赶到兖州。

       可是大军尚且没有抵达兖州,北方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袁尚被天子册封为幽州牧,如今他占据幽州乃是名正言顺。

       再加上,袁尚本身又是袁绍儿子,还得到了逢纪、审配的帮助,又说动乌桓人出兵相助,居然席卷了整个幽州。

       沮授领兵前去平叛,却因为兵马太少,又缺乏骑兵,居然被袁尚率领乌桓骑兵,接连大败数场,只得率军退守冀州北部。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袁谭失魂落魄,一脸不可置信,就连许攸都是心中震动。

       他没有想到,沮授居然会败在了袁尚手中。

       没过多久,北方再次传来战报,报告了沮授兵败的详细消息。

       哪怕袁尚说动乌桓人出兵相助,沮授仍旧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与袁尚僵持不下,根本没有败北。

       甚至于,沮授还利用鞠义率领的先锋营,在与乌桓骑兵交战的过程中,打了几场小胜仗。

       可是袁尚却以高官厚禄,引诱大将鞠义投诚,两人里应外合,这才使得沮授大败。

       “鞠义匹夫,卖主之辈,吾誓杀汝!”

       本来袁谭与许攸等人都还奇怪,为何沮授会被袁尚击败,但是听说鞠义背叛的消息之后,都恍然大悟。

       鞠义在袁氏将领之中,绝对是佼佼者,不过本身太过傲慢自大,这才不为众人所喜。

       袁谭执掌冀州以后,很多武将都得到了封赏,唯有鞠义被忽略了。

       直到袁尚叛乱,袁谭要仰仗鞠义的时候,才对其大加封赏,而后让鞠义跟随沮授,一同北上平叛。

       只不过,鞠义对于袁谭早就失望无比,哪怕最终得到了封赏,鞠义在心中已经对袁谭产生了芥蒂。

       审配知道鞠义的处境,在被先登营击败几场以后,就向袁尚献上引诱鞠义投诚之计。

       这条计策果真奏效,也为袁尚夺取整个幽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谭面带惊恐之色,如果让袁尚在幽州站稳跟脚,他肯定会得陇望蜀,再次挥兵南下攻打冀州。

       更为重要的是,陈旭正在攻打兖州,王延也对冀州虎视眈眈,袁谭如今腹背受敌,局势对他相当不利。

       将目光放在许攸身上,袁谭目露期盼之色,说道:“对于眼下局势,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许攸眉头紧紧皱起,最后只得无奈的说道:“主公只需要信任公与即可。”

       许攸现在也没有好的计策,只能寄希望在沮授身上,希望沮授能够稳住北方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