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锦衣血途 > 第806章 赶下海


       永治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江南之地也转入了阴寒之中。

       骑在马上,迎着呼啸而来的寒风,陈啸庭不由得紧了紧领口,但目光却死死盯着远方。

       在他视线所在的方向,此刻正发生着激烈的战斗,郑绍钧的靖安军正与倭寇作战。

       或许是因为被陈啸庭端掉了三家海商,导致倭寇们失去了耳目,以至最终不得不与靖安军正面决战。

       这种情况,在十多年剿倭过程中都是少见的,所以为了这次决战吴国瑞和郑绍钧做了充足准备。

       即便不能将倭寇全部剿灭,也必须要将其重创,削弱其对江南之地的危害性。

       这是前方正发生的事,但因距离太远之故,陈啸庭此刻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的事。

       京城皇帝批复的旨意已经送达,陈啸庭在里面请示了对海商及相关联者,该如何惩罚。

       皇帝最终的意思是,等到吴国瑞大败倭寇之后,便可对一部分与倭寇相勾连的家族动手。

       所以陈啸庭才会出现在这里,他就是要第一时间得知战斗的结果。

       而此刻另一件让他思考的事,则是关于汪海勾结胡人一事,是由焦富荣报给他的。

       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对劲儿,东厂的太监和胡人勾结卖国,他图什么?

       没错,太监是爱钱不假,可都坐上了镇守太监的位置,什么钱该拿什么不该心里总该清楚。

       陈啸庭接触过好些位镇守太监,哪一个不是老狐狸一般的精明,汪海自然也该不意外。

       还让陈啸庭感到疑惑的是,汪海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何皇帝只派了一个总旗去将对方带回来。

       汪海身上肯定牵扯着大干系,派这么点儿人来往几千里带人回来,其中危险程度未免也太大了些。

       “看来,京城永远都太平不了!”陈啸庭不由得感慨。

       可以预见,在江南这边倭寇被重创之后,朝廷两派也会斗得风起云涌,如今这局面不过是开始罢了。

       只听前方传来了马蹄声,便见一名校尉飞速骑马赶来,同时喊道:“大人,倭寇败了,倭寇败了!”

       听到这话,陈啸庭心里的石头才彻底落下。

       即便这次朝廷准备充分,但既然是战争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没到分出胜负一切都是未知。

       “走咱们去前面看看!”陈啸庭沉声说道。

       然后他便打马而去,接下来他要对江南一些豪族动手,还是要先知会吴国瑞一声。

       前方十五里处,战场上呈一边倒的态势,倭寇们丢盔弃甲往后方逃跑着。

       而靖安军的士兵们,则飞速在后面追着,每一个人都睁着猩红的眼,举着刀准备收割人头。

       如今军功按人头计,对大多数兵卒们来说,遇到这一边倒的态势实属不易,这个时候不多砍下几个倭寇,以后可就没了这发家致富的门路。

       靠后一些位置,郑绍钧正在指挥手下偏将分别追击时,却见吴国瑞在一众卫士护持下走了过来。

       战机稍纵即逝,任何时候都不能耽搁,于是郑绍钧立马对手下人道:“按照方才的约定,你们赶紧打人围追堵截,尽量多杀一些倭寇!”

       “遵命!”

       将领们离开之后,郑绍钧才挎着剑往吴国瑞处迎接去。

       “总督大人,您老怎么来这里了,前线刀剑无眼,伤着您老可就麻烦了!”郑绍钧苦口婆心劝道。

       吴国瑞难得露出笑容道:“仗都打赢了,谁还能伤了老夫?”

       他自然是高兴的,在江南坐了这么久的总督,这样的大胜也没见过几次。

       但吴国瑞紧接着又道:“一定要尽快组织追击,这些倭寇就跟野草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愿这次他们能多消停些时日吧!”

       倭寇能不能多消停些时日,这可真不是郑绍钧能控制的,所以此刻他只能答道:“回大人话,已经派人去追击了!”

       这时,吴国瑞又露出笑容道:“这下,老夫可以跟皇上送捷报了!”

       才把这话说完,吴国瑞听到了远处传来马蹄声,他与郑绍钧一起回头,便看见了从山坡上下来的陈啸庭。

       “这厮来做什么?莫非是想分一份功劳?”郑绍钧略带不满道。

       吴国瑞倒没这么想,只听他说道:“这次他在江南已立了几个大功,用不着来抢功劳!”

       虽然不大喜欢厂卫,但郑绍钧还是得承认吴国瑞的话,陈啸庭确实已经立下了足够多的功劳。

       于是郑绍钧也不得不感慨道:“此人年纪轻轻便已坐上高位,能力确实出众良多!”

       对此吴国瑞没有评判,他在想陈啸庭所来的目的,这人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很快,陈啸庭一行通过兵卒阻拦后,便打马来了吴国瑞面前。

       “恭喜二位旗开得胜!”陈啸庭下马后说出了第一句话。

       “托了皇上洪福,再有将士用命,倭寇自然不足为惧!”吴国瑞平静答道。

       能在得了大胜之际还保持平静,陈啸庭佩服吴国瑞的心胸。

       “吴总督安定江南,还东南各省太平,您就是咱们大明朝的功臣!”陈啸庭夸赞道。

       “陈佥事谬赞了……功劳该是将士们的!”吴国瑞语气依旧淡然。

       这样猛夸也不是个事,于是陈啸庭又问道:“敢问大人,如今倭寇已败,明年之内可会再度进扰?”

       这就是实打实的问题了,而这种问题又不能随便回答,毕竟说出的话是要承担责任的。

       郑绍钧以为陈啸庭是在怀疑将士们战功掺假,正要开口讥讽陈啸庭之际,却被吴国瑞用目光瞪了回去。

       “这是皇上问的?”吴国瑞却反问了这么一句。

       陈啸庭便点头道:“正是皇上让在下问的!”

       听得这话,郑绍钧才背后不由发凉,刚刚他差点儿就说错话了。

       “按照以往情形推断,此番重创倭寇之后,至少可得两年太平!”吴国瑞说得很保守,具体情况还要看后续追击的情况。

       陈啸庭点了点头后,才道:“这次在下抓了通倭的三大海商,从这些人嘴里撬出了与之相勾结的其他人!”

       走到吴国瑞身侧,陈啸庭压低声音说道:“按照皇上意思,若是江南居民稳定,便可深挖这些投递投敌卖国之人!”

       吴国瑞思索一番后,才道:“之前已经法办了一些人,如今江南局面总体稳定,你要查通倭之人……可得掌握好分寸!”

       这是善意的提醒,于是陈啸庭便道:“这些在下明白,一定不会随意牵连,不会影响江南之稳定!”

       这些分寸陈啸庭自然会把握话,否则皇帝那边也不会饶了他。

       商量完了正事,陈啸庭才问起战事具体情况,他也将借此评估局面。